《十二公民》改编自米高梅的经典影片《十二怒汉》,讲的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陪审团,要在规定时间达成一致意见。表决伊始,十二个陪审员出现了十一比一的有罪判定。故事一波三折,室内由炎炎烈日到乌云密布,由大雨到初晴,一个下午,抽丝剥茧,剧情翻转,十一个人最终被一个人说服,一致做出了无罪表决。
抛开影片所涉及的关于陪审的专业法律问题,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偏见、理性和尊重的故事。影片设定的模拟陪审团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声音,而富二代的身份又是冲突激化的引子。围绕案件,每个人的表态都是各自所在阶层利益和背后故事的折射。随着剧情的推进,不同阶层的敌意,根深蒂固的偏见和个人经历的桎梏逐渐消解。而到底是什么最终驱使案情明朗,正义得以彰显?单个人的坚持固然重要,循序渐进的说服也功不可没,但最为重要的应该还是陪审制度本身提供的一个可以交流、碰撞的平台。而陪审制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也正在于此,不看身份,不论多寡,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发表意见,每个人的意见都关乎结局,不同人的意见可以交锋、转变、融合。
能完整的听取别人的观点,特别是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这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尤为可贵。我们所处的社会利益杂糅、价值多元,急于表达的欲望和日趋浮躁的风气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屑听取别人的观点,观之现在的网络环境,往往只要出现一点不同的声音,理性分析者少,侮辱谩骂者多,网络戾气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此。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先贤的声音振聋发聩。托克维尔对多数人暴政的警惕也犹在耳边。多数人赞同的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偏见,少数人的坚持亦然,真理和偏见的分野也只有在交流和碰撞中才能显现。让少数人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多数压倒少数,这不仅关乎民主,而且关乎人权。
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影片的情况大抵不会出现,孤独的异议者更有可能会在压倒性的观点和压力下违背自己的确信,选择屈从。这既节省时间,也不至于给自己树敌,招致非议,这对于习惯中庸与精通人情的国人来说尤为合理。由此,影片给异议者安排的检察官的角色,在使影片故事更为合理的背景下也混有一丝酸楚的无奈。
未成形的独立人格和不完善的表达机制仍然是当今社会的问题之一,诚如影片所言,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情,而更幸福的是在平等、独立、无惧的表达中觅到真理。作为社区民主的一块试验田,中国的陪审制度正在经历变革,若借此制度的萌芽和成熟,从根本上树立起对少数人声音的尊重,那么或许法治中国图景的实现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