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荣是市一中院刑二庭的一名法官,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共承办各类刑事、民事案件500余件,参与审理案件1000余件,所办案件均在审限内结案且无一差错,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
“老百姓来打官司就是信任法官,我必须尽力去帮助他们。”在12年的法院工作中,杨阿荣用实际行动履行人民法官的职责,用清正之风吹绿了法庭廉洁之树,吹开了法庭争先之花,也吹暖了人民群众的心田。
深挖案件背后隐情
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杨法官,你可不能判他进监狱啊,我们只为了要回自己的钱,他人品不错,可能真遇到困难了……”十余名群众围在法院门口,表达着自己的诉求。杨阿荣见状,做好登记,将当事人请到办公室详细了解情况。
原来,他们是一起案件的受害者,但受害者为什么要给被告求情呢?杨阿荣仔细询问了每个人的情况,得知了背后的隐情。
被告李某经营一家公司,由于生产规模扩大,急需资金,李某便想到了高息集资,等公司运转起来再把钱还回去。于是,他找到了朋友赵某,以高于银行数倍的利息来“借款”。赵某又将自己的亲朋好友20余人介绍给了李某。
李某很快便筹到了200余万元,并按照协议,每月将高息返给赵某等人。可好景不长,公司很快因为经营问题陷入困境,李某也曾试图努力,但难转颓势。
赵某等人得知后找到公司,李某先后给付大家100余万元后,再也拿不出钱,便躲了起来。赵某等人见状报警求助,民警经走访调查,最终将李某抓获。一审法院依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
李某提出上诉,而赵某等人也坐不住了。“他要是进了监狱,我们的钱更要不回来了。”情绪激动的赵某等人来到法院,要求改判李某无罪。杨阿荣一边安抚受害人情绪,一边耐心倾听对方诉求,随后说道:“任何人触犯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惩罚,法院判决不是儿戏。”赵某等人见杨阿荣如此“不留情面”,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杨阿荣嘴上虽这么说,但也不忍看着大家的血汗钱没了着落,于是她联系了李某的家人。李某是河北省人,独自一人在津打拼,家中老母亲得知此事后,整日以泪洗面,哥哥嫂子也急得团团转。杨阿荣了解到,李某集资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公司运营,而且也一直按照协议给付利息。
“李某挺有诚信的,从来都是说到做到,这次可能确实无力回天了。”“李某做人规矩,能吃苦,有经营头脑。”杨阿荣在走访时,一些客户说道。经过反复与李某家人沟通,李某的哥嫂表示愿意赔付赵某等人的经济损失。于是,二审开庭前,杨阿荣为双方做了一次调解。双方约定,由李某的哥嫂一次性给付赵某等人每人经济损失的50%,剩余钱款分期赔付。赵某等人同意,并签署了谅解协议书。随后,李某的案件依法改判为缓刑。
案例告一段落,原告、被告都为杨阿荣送来了锦旗。后来,李某也开始重新经营公司,并按照双方约定按期进行赔付。“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要回血汗钱,感谢法官!”赵某拉着杨阿荣的手激动地说道。
多年的审判经验使杨阿荣意识到,判决不是目的,“案结事了”才是根本。审理案件时,多了解一点,再深入一些,就能帮当事人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一年多热线值班历练
学会站在群众角度思考
“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些体会源于我做热线值班法官的那段经历。”杨阿荣说。
“您好,天津一中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那段时间,这句话杨阿荣每天要说上几十遍。当时,热线在全国首推人工服务、专家解答等,工作时间内,由值班法官在线接听,可将当事人留言直接推送至法官电脑。对短时间内不能处理的问题,由3位资深法官研究解答。工作时间外,提供全天24小时的自动语音服务。
2013年起,杨阿荣开始做热线值班法官,那段经历既有辛酸又有欣慰。“刚开始与咨询群众沟通,经常会被骂哭,群众情绪激动,又不听我的‘法言法语’,那时真是委屈。”更多时候,杨阿荣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当事人解决了法律问题,群众们欣喜的心情也感染着她。
杨阿荣觉得,当热线值班法官有许多压力,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我们是8小时人工接听,如何更好、更巧妙地回答好当事人的各种问题,是最大的难点,鞭策着我不断充实知识储备,提升应对能力。”一年多的热线值班经历,成了杨阿荣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涉未成年人犯罪
要在预防上下功夫
2014年,杨阿荣被调到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一起案件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在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的时候,被告王某等人刚满16岁,他们将受害人打成重伤并实施了抢劫。公诉机关在播放证据录像时,王某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杨阿荣当庭对其进行教育并训诫。
到底是什么让被告如此状态?杨阿荣与合议庭通过多次工作,了解到背后的原因。原来,王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于交友不慎走上歧途。庭审后,经法院批准开辟“绿色通道”,让王某与法定代理人进行会见。
起初,王某的态度还是不以为意,但看到哭得双眼红肿的母亲,王某低下了头。经过王某母亲和杨阿荣的耐心教育,王某认识到了案件的严重性,也表示出认罪认罚的态度。案子很快宣判,王某等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案子虽结了,但杨阿荣始终放心不下。在少管所进行帮教的时候,杨阿荣特意询问了王某的情况。“王某虽然配合改造,但情绪始终低沉,不合群。”管教们说。杨阿荣和管教找到王某,王某一眼便认出了她。
“在您的教育下,我认识到错误了,但始终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而且害怕出去后被人另眼看待。”王某说道。“这里会教你生存的技能,也会教你一技之长,你只有敞开心扉多与人接触才能适应……”经过杨阿荣的耐心劝导,王某表示一定会好好改造,不会再走歪路。
从那以后,每当帮教的时候,杨阿荣都会和王某谈心。“杨法官,您看我都会电脑编程了,出去之后,我准备开个电脑维修店。”看着王某的改变,杨阿荣欣慰地笑了。
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杨阿荣感到,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只有犯罪后才被动挽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工作向前延伸,在预防犯罪上下功夫。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查资料,编教案,写宣传材料,把普法课堂搬进了学校,搬到了社区。
栉风沐雨司法路,砥砺前行为公正。“把案子实实在在地结了,让当事人不再有后顾之忧,是最让我欣慰的事。”杨阿荣的话语朴实而坚定。没有光环、不慕虚名。一切,只为那头顶上闪闪的国徽和心中永恒的天平。